大家好,上次分享完月经提前(文章查看:月经总是提前,可能是你太“热”了!2个方法辨证调理,照着做就对了),有粉丝建议写写月经推迟。今天咱们就从中医的角度,详细说说。
严格意义来说:月经推迟≠月经后期,准确的说,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月经周期都这样,就是“月经后期”,一定要重点关注。
月经后期检查
那月经迟迟不来,一般做哪些检查呢?记住这3步:
1、首先要看是不是怀孕了,做个尿妊娠试验
2、B超看看子宫和卵巢的情况
3、性激素六项查看雌孕激素、泌乳素、雄激素、促卵泡激素以及促黄体素
中医在治疗月经后期的原则,以调整周期为主。对于体质虚寒者,应该温经养血;瘀滞者,应活血行滞;虚实夹杂者,分主次治疗。
中医分5 型辨治:寒、虚、瘀、滞、痰,对号入座看你属于哪类。
1、血寒证
分为实寒和虚寒
01、虚寒证
典型表现: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调理关键:扶阳祛寒调经
经典方:加味艾附暖宫丸,出自《沈氏尊生书》,基础方:艾叶、香附、当归、川续断、吴茱萸、川芎、白芍、黄芪、肉桂、干姜、小茴香、熟地
虚寒药膳:当归黄鳝汤
原料:当归20g、黄鳝250g、生姜5g、米酒20毫升,盐和味精适量
做法:黄鳝处理干净切段,用油炒到半熟,加水放入当归、生姜、米酒炖煮,最后加盐和味精调味
功效:温宫散寒,和血调经
02、实寒证
典型表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拒按,遇热缓解,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苔白,脉沉紧
调理关键:温经散寒调经
经典方:温经汤加减,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基础方:人参、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莪术、牡丹皮、牛膝、甘草
实寒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嫩羊肉250g、当归30g,生姜15g
做法: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炖烂后加入调料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2、肾虚证
典型表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淡暗;腰酸腿软,带下清稀,面色暗或有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调理关键:补肾、活血、调经
方剂调理:当归地黄饮加减,出自《景岳全书》,基础方:当归、熟地黄、杜仲、山药、山茱萸、怀牛膝、甘草
中成药:天紫红女金胶囊(气血不足,肾气虚寒)、春血安胶囊(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药膳:枸杞子羊肉汤
原料:枸杞子150g,精羊肉250g,生姜15g,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洗净,生姜刮皮、切片,精羊肉洗净、切薄片。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先放入枸杞子,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煮半小时,最后放羊肉,滚至羊肉熟烂,以少许盐、味精调味
功效:补肾阳,暖奇经。适用于月经后期(冲任虚寒、肾阳虚证)。
3、血虚证
典型表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黄;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调理关键:补气、益气、调经
方剂调理:大补元煎加减,出自《景岳全书》,基础方:人参、当归、熟地黄、杜仲、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中成药:复方益母草膏(气血亏虚兼瘀血阻滞)、四物益母丸(血虚血滞,经血运行不畅)
4、气滞证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经色黯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情志不佳,经前胸胁、乳房胀痛
调理关键:理气行滞调经
方剂调理:乌药汤加减,出自《兰室秘藏》,基础方: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
中成药:得生丸、调经丸、调经活血片
5、痰湿证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延后、量少,经血夹杂黏液;形体肥胖,腹部胀满,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调理关键: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剂调理:苍附导痰汤加减,出自《叶氏女科证治》,基础方:陈皮、半夏、茯苓、川芎、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生姜、神曲、甘草
中成药:二陈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