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宣传口号、宣传歌曲、宣传画热烈歌颂三面红旗,内容都是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
美国我上幼儿园就知道了,因为有一首歌“打败美帝野心狼”,老师教我们唱,还教我们表演。
我想,十五年赶上英国,不是说新中国的小朋友最幸福,不做童工,不挨打挨骂,有书读,难道英国比我们好吗?
小孩子脑子是一张白纸,英国被灌输进去之后,我还真牢牢记住了。好几个十五年过去了,英国一直在我心里,真的想去看看这个童年时代就大张旗鼓要赶上的国家。
改革开放后,我们可以出国旅游了。我不懂英语,便跟旅游团出游。
去英国之前,我读了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展现了从古罗马统治到现代国家转型的完整轨迹。
苏格兰、威尔士与英格兰的千年博弈与融合构成了国家;早期部族迁徙与罗马入侵,战争与和平奠定了文化基础;中世纪英格兰统一与议会制萌发,签署了《大宪章》,用法定程序将王权置于法律约束之下;之后有大航海、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实现英国全球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后则经历大英帝国解体,转型现代化。
三百多年前英国就已经有了完善的金融、法律、民主制度。人民有了选举权、公务员财产公示。“王在法下”的核心思想成为全球法治文明的重要源头。那个时候英国殖民地的面积是英国本士的一百多倍。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就有英国的领土,所以,英国叫日不落帝国。
英国给他的殖民地国家带去了金融、医学、法律的先进制度先进文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原先都是英国殖民地。新加坡总理对英国曾经对新加坡的殖民表示感激。
英国的历史是波浪形地向前发展,不是打江山坐江山原地打圈圈。
在英国整整十天吧,我去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莎士比亚故居、曼彻斯特足球场、尼斯湖、罗蒙湖、苏格兰逃婚小镇、艾维克城堡和花园、苏格兰爱丁堡市,巨石阵。最后三天在伦敦,游玩了泰晤士河,议会广场、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
虽然是匆匆一瞥,英国的红邮箱、红电话亭、红巴士在记忆里定格,英国农村和城市展现出这块土地上的古老、沧桑、厚重、美丽、文明、典雅、高贵让我不胜感慨。
人海茫茫,相逢是缘。英国之行我认识了好几位朋友:从上海来爱丁堡参加女儿爱丁堡大学毕业典礼的任老师、夏老师夫妇和他们聪明漂亮的女儿、从北京来英国留学的女医生小张、来伦敦参加国际会议的上海女法官格格。我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与这几位懂英语的朋友。有她们,我到哪里都不怕了。
感谢导游苏先生以及开车司机。
苏先生的敬业和专业使我佩服。他在车上介绍景点的人文历史,侃侃而谈,如同大学教师讲课。他看上去四十多岁,我以为他的老导游。他说不是。
相处十来天时间熟悉了。我便放肆地问他,那,你当导游之前干什么呢?他说:金融会计师。
金融会计师?我惊讶了,英国的金融会计师肯定是高学历,便追问:在金融公司上班?
他说,是的,我家在伦敦。
我未能免俗,窃以为一个从中国到英国留学,在世界金融之都担任金融会计师的精英人物与导游不在一个级别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不是碰到什么意外?
苏导看出我的疑惑,笑道:天天盯着电脑屏幕看数字,我厌烦了。出来走走多好,所以,考了个导游证。
噢,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喜欢就好。这就是英国。
开车的司机一路上换了好几位,他们都严格遵守时间,几乎分秒不差;严格检查游客系好安全带。
此时再回想童年时代十五年超过英国的口号,感叹那真是个美好的愿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