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是常春藤盟校吗

世界各地的蓝海故事(之一)

开创美国高等教育蓝海的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

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众多高等学府,特别是研究实力强大、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大学,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去学习、深造。而这一强大的教育体系以及许多高等学府共有的教育模式,都与早年一所美国大学的蓝海行动有关。它就是康奈尔大学,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八所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创办的学校。

1865年,企业家、农场主、地方首富埃兹拉·康奈尔和著名学者安德鲁·迪克森·怀特怀着共同的理想,在纽约州美丽的小镇伊萨卡建立了康奈尔大学。大学以赞助最大笔资金的捐助人康奈尔命名,怀特则是首任校长。

在此之前,美国东部的精英教育仍旧延续着独立战争前的殖民教育传统。家庭背景、性别、种族、信仰,都被列入录取标准中。很多学校由教会管理,学校的规模往往狭小,教学内容局限于经典学科和宗教研究。曾经就读于耶鲁大学的怀特发现,即使是在东部最好的大学,教学也不外乎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缺乏真实的互动交流。这种办学和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美国独立革命直至南北战争结束期间的社会发展、价值导向以及民众的需求。怀特意识到这一点并立志于建立一所“伟大的美国式大学”。与此同时,重视实践的康奈尔也希望建立一所“能让任何人学到任何学科的大学”,并且特别希望能推动社会急需的农工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

面对东部精英教育的非顾客——那些因为种族、性别、信仰、出身原因被摒绝在校门以外的普通大众,以及那些虽在体制内却不满现有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人,康奈尔和怀特决定携手共建一所规模宏大、学术优秀、不受政治和宗教干扰、学科齐全、面向社会实际技能需求的全新大学。这所当时全美规模最大的大学,实施男女合校、完全的世俗化管理,在东部院校中领潮流之先。为鼓励学生发展独立研究的学术精神,它还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对本科学生开放的图书馆。为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培育自由的学术氛围,康奈尔大学率先推出了选修课的概念。在其带动下,哈佛大学等精英院校在几年后也陆续设置了选修课。在强调保持优秀的文科教育传统的同时,康奈尔大学着力突出理工科和实用技能方面的教育。早期的康奈尔大学几乎是全美科技的象征,并从一开始就注重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的实践应用。康奈尔大学还致力于开辟新颖学科。它以农工学院为特色而起家,又在全美首创了酒店管理学院、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位,以及美国第一个兽医学位和第一个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也是美国最早开设美国研究和东亚语言专业的大学,是全美第一所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

可以说,康奈尔和怀特联手创办的康奈尔大学,为当时的美国人民和社会提供了前所未见的价值,在全美范围内引起轰动。凭借其强大的价值主张,康奈尔大学一经诞生,旋即得到主流社会和学术领域的接受,被称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大学”。虽然在学校建成招生时美国已经设立有将近一百所高等学府,康奈尔大学仍然毫无悬念地被纳入古老的常春藤联盟。

为将心目中的理想学府变为现实,怀特和康奈尔在筹资方面也另辟蹊径。康奈尔作为学校出资最多的捐款人,将个人盈余资产50万美元捐出办学,同时还捐出一块在伊萨卡东山上的私人土地,供康奈尔大学营建校园。但是怀特和康奈尔都知道,要想令这一全美最大的综合性学府顺利和可持续地运转,还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根据美国国会1862年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联邦政府依照每州参加国会的议员人数每人拨给3万英亩土地,并将这些赠地所得的收益在每州至少资助开办一所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主要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为工农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当时 怀特和康奈尔两个人分别是纽约州参议院文教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的主席。经两人通力合作,筹建中的康奈尔大学顺利被纽约州参议院议案核准为该州的赠地院校,从而大大壮大了建校的资金基础。在美国高等院校的筹建史上,康奈尔大学这种公私合作的筹建模式也是一大创新。

根据莫里尔法案规定,州政府需为增地院校的建筑设备提供资助,却无需资助其日常运营。康奈尔大学建校后,后任校长沿着怀特和康奈尔的思路继续努力,对纽约州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并为本州学生入学提供资助和便利,终于说服了纽约州政府成为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成为学校部分学院的理事会成员,并为这些学院提供年度拨款的财政支持。由此,康奈尔大学开创了全方位的公私合作办学模式,在14所学院中,10所学院属于私立性质,而农业与生物学院、兽医学院、人类生态学院、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这四所学院则由州政府出资建立并资助运营,称为州立合约学院。州立合约学院的学生与校内其它私立学院的学生享有完全相同的校园生活和学生待遇,在满足专业必修课之外,全校学生可以任意到其它所有学院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一由私人管理,政府支持,公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在今天仍然是康奈尔大学相较于其他院校的突出特色。

康奈尔大学的创建者和早期管理者凭借着不同凡响的价值主张、务实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及协调与团结各方利益相关者推进计划实施的执行能力,成功地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创了一片蓝海。康奈尔大学的办学架构,不仅为其他的常春藤盟校所借鉴以完成他们向现代研究型高等学府的转型,也成为全美各地综合性大学的建校和办学模本,为今天美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奈尔大学自建校来,一向保持着优秀的教研水平,在全美的大学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截止2015年,共有51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或教职员工曾荣获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11位。另有2位康奈尔的教授曾获图灵奖、1位曾获菲尔兹奖。 康奈尔大学为美国培养了优秀的人才,也为世界输送着有影响力的人物。中国现代史上很多知名人士如胡适、郭永怀、茅以升、赵元任、任鸿隽、杨杏佛、戴芳澜、唐钺、邹秉文、张心一、金善宝、丘勤宝、曾威、唐振绪、赵祖康、谈镐生等都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冰心、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等人也在此游学过。

今天,如其他高等教育学府一样,康奈尔大学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如同业竞争的加剧、成本结构的攀升、替代性教育模式的出现等。当年埃兹拉·康奈尔在为校园选址时特意避开较大城市的纷扰,而选择了虽风景宜人却地点偏僻的伊萨卡。在当今世界,这一点对于校园的吸引力而言并不是一个有利条件——主校园远离大城市,使得学生多少失去了几分近水楼台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康奈尔大学保持着许多不可多得的传统和优势,如国际化的学生构成、师资力量在科研领域领先而又重视教学及与学生互动的优良传统。我们期望康奈尔大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超越竞争,再创蓝海。

(本文事实性内容编引自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相关条目。)

(原载自蓝海战略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