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真的很难就业吗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都是热门问题。打开手机一搜索“大学生就业”,满屏都是"毕业即失业""985硕士送外卖""海归变海待"的新闻,看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不少大学生还没毕业就开始焦虑:"我这专业能找到工作吗?""要不要去考公?""实在不行,摆摊卖烤肠算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大学生就业真的那么难吗?难在哪?我们又该怎么破局?


1. 就业难?难在哪?

(1)供需失衡:大学生多了,岗位少了

20年前,大学生还是"稀缺物种",毕业包分配,工作不用愁。而现在呢?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再创新高。但市场上的岗位增长却没跟上,尤其是传统行业缩招,互联网大厂裁员,导致竞争激烈到离谱。

有网友调侃:"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是千军万马挤地铁早高峰。"

(2)学历贬值:本科成"标配",硕士也内卷

以前本科毕业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现在呢?很多岗位要求"硕士起步",甚至"985/211优先"。于是,大家疯狂考研、考公,导致学历越来越"通货膨胀"。

有个段子说得好:

- 10年前:本科毕业 → 找到工作

- 5年前:硕士毕业 → 找到工作

- 现在:博士毕业 → 找到工作

- 未来:博士后毕业 → 可能还得再卷一卷

(3)技能错配:企业要"即战力",学校教"理论派"

很多大学生抱怨:"我在学校学的知识,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而企业也头疼:"招来的应届生,啥都要从头教。"

比如:

- 学计算机的,代码写得还不如培训班出来的;

- 学市场营销的,连个抖音账号都运营不明白;

- 学金融的,Excel函数都用不利索……

企业想要的是"来了就能干活"的人,但大学教育偏理论,导致很多学生空有文凭,却缺乏实际技能。


2. 大学生就业,真的没出路了吗?

当然不是!虽然大环境确实严峻,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与其焦虑,不如想想怎么破局。

(1)调整心态:别被"精英思维"绑架

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就得进大厂、拿高薪、当白领。但现实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能赚钱、能成长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比如:

- 有人开网店年入百万;

- 有人做自媒体比上班赚得多;

- 甚至送外卖、跑滴滴,只要肯干,收入也不低。

关键是要放下"面子",脚踏实地。​

(2)提升技能:别光靠文凭,得靠真本事

学历是敲门砖,但能力才是铁饭碗。与其抱怨"专业不好找工作",不如多学点实用技能:

- 学编程的,多刷LeetCode,做几个实战项目;

- 学设计的,练好PS、AI,做个作品集;

- 想进互联网的,学学运营、数据分析……

现在网上那么多免费课程(B站、慕课网、Coursera),只要肯学,总能找到方向。

(3)拓宽思路:别只盯着"铁饭碗"

考公、考编、进国企固然稳定,但竞争激烈,未必适合所有人。其实,还有很多新兴行业值得尝试:

- AI、大数据:未来十年都是风口;

- 跨境电商:国内卷不动,可以试试出海;

- 自由职业:写作、设计、剪辑,接单也能养活自己。

有时候,换条赛道,反而能跑得更快。


3. 给大学生的"求生建议"

(1)早点实习,别等毕业才找工作

很多大学生大四才开始投简历,结果发现没经验,根本没人要。实习越早越好,哪怕工资低点,攒经验才是关键。

(2)别盲目跟风考研考公

考研、考公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就业,那读研三年后,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再决定方向。

(3)学会"自我营销"

简历不会写?面试总挂?那是因为你不懂"卖自己"。

- 简历要突出亮点,别写废话;

- 面试前研究公司,别一问三不知;

- 甚至可以在社交媒体(比如小红书、知乎)分享专业见解,吸引HR注意。

(4)保持学习,别躺平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今天的热门行业,明天可能就凉了。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


4. 结语:就业难,但人生不难

是的,大学生就业确实不容易,但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挑战。90年代下岗潮难不难?2008年金融危机难不难?可最后,挺过来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路。

与其焦虑,不如行动。 学历只是起点,不是终点。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的能力、心态和行动力。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找不到工作?别急,可能更好的机会还在路上。"


你觉得大学生就业难吗?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