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大学是州立大学吗

2025学院专业介绍

生命科学学院

一 、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肇始于2000年,先后经历青岛大学理工学院生物系、医学院生物系等阶段,于2013年挂牌建院,2016年独立建院。设有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本专业设有“巴斯德创新实验班”,实行综合评价招生,小班化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建设了生物学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下设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植物学等3个二级学位点),设有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下设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2个专业学位领域);设有生物学学术学位博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以及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具有从学士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连续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全职及柔性引进教职工7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德国洪堡学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乡村振兴首席专家2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学院多人荣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教学名师、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大学优秀教师、青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学院现有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1人,青岛市政协委员2人。


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学科优势:科睿唯安2024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97‰ ,农业科学进入前4.26‰。在“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生物工程学科世界排名101-150,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世界排名201-300。

学科平台: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级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生物学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省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高校)、青岛市生物分析与健康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功能性食品应用技术专家工作站、青岛市天然产物行业技术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黄河流域盐碱地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同时拥有由相关院士领衔的青岛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青岛大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青岛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学院直属科研机构,形成了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平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研究:“十四五”以来,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厅级项目11项、横向项目36项,合计到账经费5300余万元。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1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齐鲁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3项,爱思唯尔青年科学家1人,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6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10项。




三、专业建设情况


学院设有生物技术(含巴斯德创新实验班)、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采用分类招生、分类培养。


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自2000年起招收本科生,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专业拥有国家级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生物学实验室、山东省骨干学科生物学实验室、青岛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依托本专业另设有“巴斯德创新实验班”,进行综合评价招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优良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有扎实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研究、教学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及实验、生物信息学、生物传感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艺学等,各专业课均配备相应实验课程。


专业特色

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全力推行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高水平师资实现个性化、国际化、探究式教学,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升。在青岛大学优势生物科学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到生物技术研究,培养未来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依托科研项目,本专业学生开展了大创项目及毕业论文。同时本专业还聘请项目负责人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及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大力促进学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通过科研训练,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学生中百余人次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大赛中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励150余项。近年来与国内外高校开展了广泛交流。部分学生参与宁波大学、深圳大学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学校交流项目,开拓了视野。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韩国仁济大学等海外院所建立了紧密联系,并定期邀请海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为本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专业依托山东省天然色素高校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天然产物行业技术中心、青岛高科园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及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拥有良好的校内实习基地;在山东银丰生物、青岛琅琊台酒业集团公司、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华东葡萄酒酿酒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与健康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农高区、青岛澳柯玛集团、青岛聚大洋集团、青岛迈可达集团、青岛汇智谷创新科技、青岛花帝集团、青岛灯塔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产学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并在青岛鹏远康华天然产物有限公司、青岛千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院级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学生校外实习需求。


就业前景

本专业目前就业方向主要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者可获得推荐免试资格攻读研究生)、企事业单位就业以及考取公务员。


人才培养成效

本专业近年来总体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8%以上,2025年考研率达到49.3%。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大部分被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录取,另有多名学生成功考取美国天普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南加州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国雷恩大学等国外高校的研究生。其余毕业生则通过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等途径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就业,主要从事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制品生产、生物制药及轻工食品检验等工作,总体就业对口率超过8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始建于1992年,自2003年起招收本科生,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1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8人,多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青岛市拔尖人才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工程或荣誉称号。专业建有山东省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青岛市生物分析与健康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功能性食品应用技术专家工作站等研究平台,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平稳、快速的专业建设之路。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监管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等方面工作,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可继续深造的研究人才。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安全学、功能性食品、食品发酵工程、特医食品研发与创新应用、食品安全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专业核心课均配备相应的实验课程或课程设计。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提出“一线贯通、两融协同、三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起符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双翼驱动,与大型食品企业集团深度合作,联合建立“功能性食品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出“产业-教学-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开发,精心打造《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等专创融合课程,兼容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同时融入工程实训中心、企业生产线等工程实践资源,实现教学场景升级,提升学生实验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此外,还推动校企师资双向交流,建立教师与企业专家挂职机制,实现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目标。

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将创新思维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增设科技前沿内容,强化研究性学习与挑战性任务;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构建“基础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企业生产线”多级实践平台,覆盖从实验技能到复杂工程问题的全维度训练。


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通过在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食品企业等形式实现就业。


人才培养成效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山东省食品加工与安全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参赛率达100%;考研率与深造率稳居全省前列,多名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及龙头企业,成为行业创新骨干。2025年专业考研录取率达48%,名列山东省同类专业前列,近年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中,60%以上的同学被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等著名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录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深造氛围。本专业毕业生除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者以外,其余毕业生均通过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等途径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就业,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


四、巴斯德创新实验班

巴斯德创新实验班于2018年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以生物技术专业为基础,汇聚了生命科学学院雄厚的教学与科研资源,重点打造“重创新、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培养复合型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培养特色

巴斯德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精神为原则,教学团队由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专家教授组成,专业知识体系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理论课程,同时开展丰富的与理论基础相对应的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实验班学生在读期间定期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专题讲座报告以及专业论坛,全员参与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功底以及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了创新实验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培养优势。


培养模式

巴斯德创新实验班培养过程实行导师制,每一名同学入学后即配备专业创新创业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本科教育阶段全程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实验实践训练以及职业规划,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的比重,一年级入学后即选择相应导师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实现实验实践教学“四年一贯制”。注重专业产业应用型能力培养,定期邀请专业及企业同行专家来校进行主题讲座报告,将参加学术前沿报告及讲座作为专业必修课,记1至2学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进行认定。

学生在一年级或二年级阶段即开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各项学科系列竞赛,项目成果可以以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等形式展示。


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


人才培养成效

2025年本专业考研录取率高达73.3%,高于普通班近50%,近三年平均考研率达70%,就业率100%,60%以上的同学被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录取。


五、学院风采


本科生迎新及开学典礼

学术论坛

主题党日活动

考研学子暖心慰问活动

迎新元旦晚会

运动会


六、联系方式

考生咨询热线:0532-85953227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浮山校区(西院)博雅楼

官方网址:http://smkx.qdu.edu.cn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探索生命奥秘、品味美好生活

真诚期待在平凡的道路上遇到不平凡的您!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供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