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教育、留学成本低、全员上大学、就业率高达98%...
这些充满吸引力的标签,正在让日本留学成为中国家庭眼中的避风港。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家长不再执着于欧美名校,而是将目光转向距离更近、文化更相通、成本更可控的日本。
他们希望能够为孩子找到一条逃离国内竞争,又能享受到回报更高的教育之路。
但日本留学真的是一条能“躺赢”的捷径吗?答案可能要让人失望了。
抛弃英美留学的中国学生
悄悄“占领”日本学校
近年来,赴日留学正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尤其是在日本高中,说着普通话的中国人面孔越来越多。
位于千叶县的鸭川令德高中是一所“被中国学生挤爆”的高中,这所地方高中从201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
不知不觉间,这所仅有约100名学生的高中,有半数以上是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而这只是众多日本高中的一个缩影。
在前几年,宫崎市一所私立高中的开学典礼在网络上引起大家关注。
在严肃的开学典礼上,居然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校长也用蹩脚的中文发表致辞。原来这所高中有167名新生来自中国,日本本地学生只有寥寥16人。
图源:东阳经济
越来越多中国家长将孩子送到日本读高中,最直接的推力其实来自国内的中考分流制度。
按照这一制度,只有约一半左右的孩子有机会升入普通高中,其余学生就要被分流进入中专、中职。
在很多家长眼中,这相当于斩断了孩子的一条人生路,而相比之下,送孩子出国读高中就成为了一个更体面的选择。
不仅绕过了国内竞争激烈的升学路径,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多元的学习环境。
相比于昂贵的欧美私立高中,日本的教育性价比更高,而且交通便利、饮食文化相似、社会安全感较高,这些因素叠加,使日本成为“低龄留学平替”的首选。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日本本土也面临着严重的招生危机。随着少子化趋势越来越严峻,生源锐减使许多地方高中不得不关闭。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2002年到2020年间,日本全国已经有8580所公立中小学和高中废校,之后每年平均还有约450所学校停办。
为了求生存,不少私立高中只好转向招国际留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家长为孩子的教育舍得下重本,支付能力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学生学习能力强,因此成为日本学校最理想的国际学生群体。
图源:日本总务省
不只是日本高中,就连东京大学都有人担心它将会变成一所中国大学。
这种担心一点都不夸张,数据显示,东京大学目前约有2.75万名学生。
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已经从2014年的1136人,增长到如今的3396人,十年间几乎翻了三倍,占据外国留学生中的66.5%。
图源:网络
另一所名校早稻田大学也同样如此,目前中国留学生人数突破3300人,虽然在全校4.8万名学生中占比较低,但增速依然明显。
推荐阅读:生育率狂跌,日本高校「争抢」中国留学生
缺生源的日本学校和逃离内卷、追求教育性价比的中国家庭,在这波潮流中一拍即合,由此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教育现象。
日本应届生就业率98%
但与留学生无关
除了出于性价比和逃离内卷的考虑,日本的就业率也是吸引中国学生远渡重洋来到日本求学的主要原因。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1%,创下自1997年开始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图源:日本文部科学省与厚生劳动省
2024年4月入职的新员工平均起薪为226,341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同比增长4.01%,再度刷新纪录。
在全球经济放缓、就业市场普遍萎缩的背景下,这样的就业数据显得尤为亮眼。
去年春招期间,还有日本企业HR下跪招人的drama场景,是真是假无从确认,不过足以肯定,日本企业真的非常缺人!
有人说,大学生在日本求职就像喝水一样简单。但日本求职真的那么容易吗?
事实上,日本缺人是真的,但并不会因此降低用人标准,尤其是在招录外国人才方面甚至会更加谨慎、更加挑剔。
根据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在日本高校毕业后成功在日就职的外国留学生比例还不到50%。
尽管日本政府在政策层面不断鼓励企业多招外国人,甚至提出到2033年要将外国留学生的在日就业率提升至60%。
图源:网络
但现实情况是,要真正留在日本工作,并没有表面那么容易。
日本应届生求职的过程比较复杂,一般在大三或者研一结束就开始准备求职,然后需要参加招聘说明会、笔面试,有的企业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无薪实习,最后拿到企业内定。
首先,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门槛,尤其是商务日语。
虽然目前日本不少大学已开设全英文授课项目,不少中国学生甚至可以用英语完成整个本科学业,但若毕业时连日语N2都未通过,基本意味着与大部分日本企业无缘。
其次,日本企业在招人方面比较保守,尤其会担心外国人难以适应日本的职场文化。
而且日本企业基本实行终身雇佣制,重视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一般新人进入职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轮岗再确定岗位。
图源:时事通信社
外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稳定性,企业生怕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能够胜任的人才,扭头就回国去了。
这不仅浪费了巨大的培养成本,而且人员流失也是企业的损失。
尽管日本就业对外国学生并不是十分友好,但也不代表没有机会。
这些机会属于那些有明确职业规划、具备高水平语言能力、主动了解日本社会规则的优秀学生,然而这样的学生无论放到哪个国家都是最吃香的。
选择日本
就可以躺平吗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中国家庭“抢占”日本学区房的新闻登上了日本媒体头条。
东京都文京区就是最多中国家长聚集的地方。
根据东京都的数据,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定居在文京区的中国籍居民增加了近3000人,增幅高达约60%。
推荐阅读:放弃千万学区房后,中产父母「挤爆」日本国际学校
因为这里不仅有东京大学,还有文京区著名的“3S1K”,即诚之小学、千驮木小学、昭和小学、洼町小学。
图源:网络
根据东京都教育委员会2022年的《公立学校统计调查报告书》,文京区的小学升学率在全东京都排名第一,比东京都平均水平的29%高出整整21个百分点。
图源:东京都教育委员会
冲着这个升学率,大批中国家长涌入东京,争抢核心学区房,不仅推高了文京区的房价,连周边几个名校集中的区也被卷了进去。
说好逃离内卷来到日本,可结果中国家长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卷。
很多人误以为日本教育真的轻松,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表面。事实上,日本小学阶段的鸡娃一直是两极分化的态势。
公立学校提倡宽松教育,强调兴趣培养,而私立学校就非常重视学业成绩,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设有入学测试。
由于很多日本私立是中学六年一贯制,初中毕业后内部直升高中,到了高中阶段留给外部学生的名额少之又少,所以日本升学从小升初就开始卷起。
推荐阅读:日本中学生受验日,东亚妈妈受难日
但是无论公立私立,只要不想落后的就只能上“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习班。
家长为了让孩子抢先一步进入名校,一二年级就会送到塾。
日本文部科学省曾经做过统计,到小学六年级时,70.4%公立学校中学生、53.9%私立学校中学生都会报塾。
图源:日本文部科学省
虽然,有媒体报道,日本即将进入“全员上大学时代”。
2024年数据显示,日本全国大学总招生名额首次超过了实际报到人数,有约60%的私立大学出现“招不满”的现象。
但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学,并不代表人人都可以上东京大学。
中国家长深谙此道。他们知道,在日本读大学容易,但如果目标是东大,那么鸡娃还是少不了。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在东京复制中国式教育路径,报塾、抢学区、拼简历,只是换了种语言、换了个地方。
正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一样,日本同样不相信躺平。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