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专业学什么

为深化学生对媒体行业的理解,提升新媒体应用实践能力,4月15日下午,浙江树人学院举办第二十四期新媒体训练营。本次讲座特邀资深媒体人聂鹏担任主讲嘉宾,以“理想照进现实,媒体实践交流”为主题,结合自身新媒体工作经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内容创作的方式与方法。

聂鹏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及香港大学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生学历,深耕媒体行业24年。他曾任浙江电视台主持人、编导及节目策划,获浙江电视牡丹奖;2009年投身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主导杭州“品质之城”品牌建设;2012年加入健合集团,负责品牌传播与公共事务。同时,他兼任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及浙江传媒学院业界导师,致力于培养新媒体人才。

第24期新媒体训练营讲座现场

讲座中,聂鹏通过提问的方式,以马拉松赛事直播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的含义和特点,探讨新媒体运营的岗位分工与协作。他提到:“一场马拉松直播需要至少10名摄像师、导播、音控、字幕员及外场记者协同合作。”通过详细描述直播工种的情况,让同学们深入地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运用,“新媒体时代,内容策划与临场应变能力十分关键。”

聂鹏老师向同学们分享经验

在谈到新媒体内容创作时,聂鹏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内容要具备差异性和独特性,避免过于正式和说教。”他分享了自己对于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的见解,“在这些平台上,兴趣的广度往往比专业的深度更重要。”他通过“水果医生”这一医生账号为例,阐释了“反差感”在新媒体创作中的重要性:“专业内容通过趣味的方式呈现,比如用‘卷发大叔’形象科普健康知识,打破刻板印象,吸引受众的共鸣。”

同学在阐述自己的看法

同时,他也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打造的新媒体账号和人设,强调要在生活化场景中融入人设语言,激发正能量的讨论点,引发网友共情和评论。“日常的内容难以破圈,接地气的内容和灵活的反差感是吸引流量的核心。新媒体运营不仅需要挖掘用户情绪价值,还要制造讨论点。”但在强调运营技巧的同时,聂老师也提醒大家:“流量时代,反差是破圈的捷径,但始终要守住内容的底线。”

聂鹏老师向同学们传授创作技巧

对于聂老师的讲解,新闻学231班的干以晴同学表示收获颇丰:“这次的讲座令我受益匪浅。通过聂老师的案例分析,我认识到新媒体创作不仅仅是拍摄视频,更需要深入了解用户心理。反差与共鸣的结合,才是打破内容困境的关键。”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浙江树人学院全媒体中心作为同学们学习新媒体知识的平台,为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媒体训练营也将持续邀请业界精英进校园开展讲座,传授经验,进一步拓宽资源渠道,助力学生在媒体浪潮中找准方向,以创新思维与扎实技能迎接行业挑战。

文字:刘甲洋

图片:黎玉琴

编辑:朱千窈

责编:叶怡铭

审核:曾晓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