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排名

数学,一门起源于现实应用的学科,拥有无限魅力。此前,人民日报就曾用一组图片讲述了数学与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尖端领域的紧密联系。

目前,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果你想成为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或是算法专家、数据科学家,那么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将是你的“不二之选”。本期,小编将给你选择它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

实力一流,培育新型人才

数学学科是上海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早在1984年,该学科就获批“计算数学”博士点,1990年获批“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点,1998 年建成数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数学一级博士点。

长期以来,数学学科立足国际前沿、聚焦国家和上海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在2008到2020年上海市高校发展定位规划中,上海大学数学学科被列为“国家级”一线学科和“扶强”重点发展学科。

如今,数学学科在2022USNEWS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38、内地第24;2022 QS全球排名并列251,内地第20;第四、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

依托学科优势,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也颇显成效。2019年,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专业获评为A,位列全国第42,实力不俗。

图片来源:软科

多年来,专业致力于培养拥有良好的数学知识、理论与方法,能够从事数学专业研究或从事工程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数学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设直招班,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数学专门人才及上海和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建设包含全英文课程教学体系,涵盖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10余门学科基础课程;每年邀请3~4海外名师担任课程教师,推进本土国际化培养。

国际著名数学家Yurii Nesterov 为本科生授课

理由二:

三架引擎,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的路上,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首先吹响了创新与实践的号角。构筑三架引擎,打造了多方面,全过程的育人模式,回应了学子们多元化发展的灼灼目光。

全程导师制模式: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每名新生配备全程导师,导师的培养伴随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指导。科创育人制模式:专业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近五年,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8项、国际级一等奖及其以上71项。

学生获奖(部分)

实践育人制模式:学科融合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学以致用。近年来,学生积极参与上海大学上海市青少年实践工作站指导工作,指导中学参加数学创新实践、数模竞赛,每年600余人次;参与共建单位志愿者活动年逾1500人次,连续两年获上海市科技馆优秀组织者奖。理由三:

前景广阔,条条大路通罗马

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据求学杂志数据显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薪资待遇在理学类中排名第8,平均工资达¥2.79w/月。

在良好的行业背景下,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子也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职场坦途,毕业学生多分布在软件开发等IT行业,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政府机关、学校与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学生代表性就业单位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工商银行、上海建设银行等名企、国企。此外,还有大批有志于进一步探索学科深层奥秘的学子选择赴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学生毕业分布

优秀学生代表:顾逸凡,直博中国人民大学

优秀学生代表:於欣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硕士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多年来,上海大学的师生们勤敏力行,他们对逻辑的推导,展现了理性之光的深邃与树人之光的灿烂。未来,也期待有更多学子加入,来此绘就璀璨青春!

2023,欢迎有志学子报考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欢迎使用微信搜索,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招生信息,领略上大别样美好!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上海大学官网、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官微、求学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