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浙江)公布,全省本科院校排名出现新态势。共有36所本科院校参与排名,浙江大学凭借全国第三的显著优势再度位居榜首,宁波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分别位列省内第二、三名,这三所高校共同组成了浙江高校的“第一梯队”。
需关注的是,浙江工商大学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首次超越,后者跻身第四,成年度最大黑马。在特色院校范畴,温州医科大学在医药类中稳居首位,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分别在艺术类赛道领先,彰显出浙江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蓬勃景象。
浙商大浙江工商大学在省内排名第五,取得了全国第107名的成绩,相较于2024年上升了5个位次。在财经类院校里,其排名从全国第六进步到了第五。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商科名校,近些年将重点放在数字经济领域。它的现代商贸流通学科群入选了教育部“十四五”重点建设名单,和阿里巴巴共同建立的数字经济研究院已经培育出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的数据表明,该校毕业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平均初始薪资达到了9280元,和三年前相比增长了37%,产教融合成果显著。
温州大学2024年,温州大学在省内排名从第17位升至第15位,于全国排名提高了8个位次,在综合类院校里进步幅度为全省最大。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关键载体,该校近三年新设立12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装备现代产业学院构建起了“研发 - 中试 - 量产”的完整链条,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超过2.3亿元。尤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凭借温州“中国电器之都”的产业优势,该校相关专利转化率达到68%,处于全国地方高校的前列位置。
嘉兴大学仅仅更名两年的嘉兴大学达成了令人惊叹的跨越,从2024年省内的第25名跃升至第21名,在全国的排名提高了14个名次。这所立足于革命红船启航之地的高校,凭借红船精神研究院搭建起“红色文化+”学科体系,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第四轮评估中被评为B-,2024年相关学科的科研经费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43%。在向应用型转变方面,该校和中电科三十六所共同建立的网络安全学院,已经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了600多名专业人才,毕业生留在浙江的比例高达91%。
结语此次排名变动反映出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顶尖院校着重加强基础研究,特色高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新兴院校重点满足区域需求。宁波大学因力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新行列,温州医科大学的眼视光医学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湖州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通过率达到百分之百。这些突出表现一同描绘出浙江高校“遍地开花”的发展景象。随着“高教强省”战略的不断实施,浙江的院校正在开启从规模扩大向质量提高转变的新征程,为长三角的创新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