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师学什么专业

一、金融学类包含哪些专业?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金融学类下设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精算学、互联网金融等专业。其中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是开设最广泛的核心专业。


二、学科特征与培养方向

1、学科交叉性:金融学类融合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例如金融工程需用编程建模,金融数学需高等数学基础。

2、实践导向:如投资学注重股票、基金等实操分析,保险学侧重风险定价案例。

3、细分方向差异:

金融学: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论基础;

金融工程:量化交易、金融衍生品设计;

保险学:精算、风险评估;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产品开发与运营。


三、就业现状与前景

行业现状:

传统领域竞争激烈:银行柜员、保险销售等基础岗位趋于饱和,名校硕士成门槛;

新兴领域需求增长:金融科技(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绿色金融(碳交易)、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人才紧缺;

薪酬分化明显:头部券商、公募基金年薪可达30万+,而中小金融机构起薪普遍6-10万。

发展前景:

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复合型人才(金融+技术)更受青睐;

政策驱动:国家推动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催生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岗位需求。


四、是否值得报考?

适合报考人群:

数学能力强:尤其适合金融工程、精算等需要建模的专业;

抗压且进取:适应高强度工作(如投行加班文化);

资源整合型:家庭有金融行业资源或擅长社交者更具优势。

建议规避人群:

数学薄弱或厌恶数据分析者;

追求稳定“铁饭碗”者(金融行业波动较大);

对经济趋势不敏感者。


五、院校选择指南

1、顶尖综合性大学:

清北复交人:学术资源顶尖,实习直通央企总部、外资投行;

上海财经、中央财经:财经类“两财一贸”,校友垄断金融监管机构及头部券商。

2、行业特色强校:

西南财经大学:央行直属背景,银行系统就业强势;

东北财经大学:东三省金融业影响力大,性价比高。


3、区域龙头院校: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署共建,长三角审计、风控领域认可度高;

天津财经大学:华北地区银行、会计事务所主力输送院校。

4、应用型高校:

广东金融学院:与深交所、广发证券合作紧密,实训资源丰富;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专注培养财会、金融一线实操人才。


六、就业推荐与代表企业

高端:高盛、中金公司、南方基金(要求985/QS100硕士+CFA/FRM)

中端:招商银行总行、平安资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双一流本科+实习经历);

基础:城商行分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如蚂蚁金服风控岗)、保险经纪公司。


总结

金融行业“二八定律”显著,头部岗位回报丰厚但门槛极高。建议数学扎实、目标明确且能接受高强度竞争的考生报考,优先选择有地域产业优势的院校(如深圳大学在粤港澳就业便利)。若分数有限,可瞄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等细分赛道,积累Python、SQL等技术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