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文社科有哪些专业



在大部分国人看来,努力学习十几年,高考能上名校,那就意味着走上了人生巅峰,未来也将是一片光明,前途大好。但是,总有人怀抱更远大的理想,不满足于眼前所看到的“成功”,他们勇敢选择出国留学,接受更大的挑战,想探索巅峰之外是什么样子。今年的众多优秀毕业生中,成都七中国际部的孙一文同学同时拿到了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的PPE专业录取(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专业之一),但他认为这仅仅是开始,未来还要继续申请硕士博士,把知识转化为价值回馈社会。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简称UCL,1826年创立于英国伦敦,是享誉世界的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在多个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全球前十,为伦敦大学创校学院 、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被誉为金三角名校 和G5超级精英大学 。共诞生有33名诺贝尔奖得主 、3名菲尔茨奖得主以及各领域名人。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8。


PPE(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简称政经哲课程。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三个学科组成的课程,被誉为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专业之一,也是被称作全球最具逼格的专业。是目前英国本科申请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也是申请难度超级大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侧重对“领导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包括诸多知名的国际政要和业界精英。”


孙同学的自述:


他的留学初心


“初中时候的假期我出国参观了海外的名校,特别喜欢国外大学特有的一些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虽然我知道清华北大是国内学术的巅峰,但是我想要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所以最后在初二后期选择了留学这条路。


当时也是对成都几所国际部进行了考察,觉得七中国际部的办学历史非常悠久,有很多富有教学经验的外教,也在一些开放日见识了七中国际部很多学长学姐的风采。综合这些因素,我最终选择在七中国际部度过人生关键的三年。”


5门AP满分是怎么炼成的?


“初到七中国际部还是和想象中有所不同,想象中国际部应该是很轻松很好玩的,但其实我们一进校就有特别难的英语分班考试。


国际部是中西融合课程,由于准备申请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年,每周还有过不完的单词quiz以及一大堆国内会考课程的作业,我们必须在两年时间里完成各种各样的考试达十余项,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另一种无形的压力。


但适当的压力会让人成长。国际部的中国会考课程为我们学习美方课程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多门AP预备课程比如Pre-Calculus等等,这些课程在知识点上有更强的连贯性,让我们循序渐进地接触抽象的微积分、物理等知识。同时在课堂上相比初中的应试课堂有了更多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让我们学习更有自主性,国际部做到了真正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这里更多地是自己探索与运用而不是去被动的接收知识。


在原来的国内应试教育环境下,所有的课程都是由某一个老师制定的,我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但是在国际部,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安排,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所以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有着不同的安排。在这里,我自己决定我想要学什么、为了某一个课程我是否应该有所取舍…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我可以对自己更好的规划,并且学习起来也更有冲劲。”


辩论教会我学习的态度


“我喜欢辩论。高中这三年一直为学校的辩论队效力,在广泛搜集论据时,我提升了自己资料检索的能力,在反复磨练自己稿子的过程中,我锻炼了耐性和坚持。除开一些大大小小的奖项,辩论教给我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我曾经在辩论中陷入过低谷,我觉得我怎么努力都赢不了比赛。于是我开始学习其他辩手的风格。相对于咄咄逼人的我,我在他们身上更多看到的是一种和谐的思想交流,以及和听众的共鸣。我自己也开始尝试这样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我自己辩论的能力,同时也让我拥有了一个更加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学术中不同思想的交互。

除开我辩手的身份,作为辩论社的导师,我也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他人的理解。我学着将不同的知识点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尝试着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去教授辩论课程,编写新的教材。更重要的是,我想要教给我的社员奉献的精神。我在社团奉献的意义就是教会他人奉献,这是除开奖项更重要的教学目标。


除了辩论,我喜爱漫威以及相关的手办,从初中开始我陆陆续续地开始了我的收藏之路。收藏是我学习的动力,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参加各种不同的考试或者是比赛,我都会去当地的一些小店或者一些复仇者基地逛逛,这也让我枯燥的赶考的旅途变得有了悬念,让我对每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征程都充满了期待。这一切也促使我在高三的时候去担任经济学助教,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愿望。”


学习 VS 休闲 需要保持平衡


“在高一的时候,学习压力会相对小一点,这个时候我就花了很多的时间在活动上,尤其是辩论。我会尽量在周内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留下大把的时间去将活动尽量做的完美。到高二之后学习的压力很大,面临着各种标化考试出分的要求,我大幅减少了活动时间,减少了参赛的频率,在辩论社只是偶尔上上课,转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考试相关的准备上。

但是即使是在最繁忙的时候,有一些休闲时间是被我一直保留的,无论作业有多少,我都还会做两个事:看电影和游泳。记得在AP考前一个月最紧张的时候,我仍然星期五一放学就去电影院观看了《复仇者联盟4》。而游泳,是我放空大脑的一种方式,每当我觉得脑子很乱的时候,我就喜欢去泳池静一静,在水下,一切喧嚣都被隔离,我能感受到的,也就只有划过耳边的波浪。这些休闲在我看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这样劳逸结合去放松我们绷紧的神经而不是一直强迫自己高速运转。”



为什么选择UCL-PPE


选择PPE起源于辩论经历,在准备2018年春季赛关于巴以和谈的辩题时,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角度分析政治问题。一个政治事件是否会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产生影响、一项决定是否符合政治正确的标准、一种行为可否用哲学进行论证…这个辩题囊括了这些因素在里面,我发现我很喜欢用不同维度思考问题的过程,我也发现了世间万物互联的本质。之后在自己学习宏观经济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国际外汇市场非常感兴趣,所以在高一末期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清楚这个被誉为“人文社科的巅峰”的专业竞争将会非常大,在欧美地区的竞争者会比我更有优势,每年在中国录取的人数少之又少,但是我还是想要去尝试这个几乎被欧美垄断的专业,我坚信通过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历炼,也是对未来无数未知困难的准备。


UCL作为G5的成员本身是一所全球排名长期处于前10的老牌名校,成立于1826年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UCL的PPE隶属于世界专业排名11位的UCL公共政策学院,我学习PPE的初衷也是为了能够未来参与经济政策的决策,所以我认为这与我自身是非常匹配的。学校位置处于伦敦市中心, “近水楼台先得月”,拥有很多的实习机会。这一切使我最后选择了UCL。


录取既是肯定,也是考验


我10月11日递交了英国大学的申请,在3月25日早晨收到的UCL的offer。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且煎熬的。在这期间我也相继收到了华威大学和爱丁堡大学PPE的录取,虽然这两所学校在全球也拥有着极高的赞誉,但是我相信命运一定还有更好的安排等待着我。在3月25日早上,我突然看到了UCAS Track的邮件,紧张地冲到电脑旁查看邮件,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在这条缝中看到了UCL的无条件offer。这封offer也算是对我前期努力的肯定,同样也是对未来的我的一个考验。这仅仅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我必须更加全神贯注的去应对之后的学习与生活。


作为一名PPE学子,牛津大学无疑是我的最终梦想。在本科申请阶段,我做到了我能做到的最好,但显然还是不够,那么UCL的橄榄枝就是我的机遇,我希望我能够在UCL收获更多,成就更多,在硕士以及博士的申请中,凭借UCL能够给予我的学术能力和综合能力,去继续拼搏我的牛津梦想。也希望我在完成学业之后,可以把知识转化为价值,回馈社会,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去提供稳定经济的动力。


成长离不开国际部的良师益友


除了之前提到的学习自主性,另外我认为七中国际部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完善的思维模式。在这里我参加了辩论社,接触到了平时难以接触的学科,比如哲学。为了完成一场辩论,我会阅读不同学科相关的论文并且尝试在不同学科之间搭桥去完善一个论点,我个人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在之后的思考中,我也会用这种思维模式去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个问题,也是这样一个经历把我引上了学习PPE的道路。


在这过程中也有很多老师同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国际部各位认真负责的英语老师,比如弯姐、Shirley等等,这些老师帮助我在高一高二这一段短暂的时间里英语水平达到了质的飞跃,能适应国外的语言环境。除此之外,我的班主任毛毛也对我的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她会在我骄傲时鞭策我,在我失落时鼓励我。我今天的成绩与这些伴随我学习生活的老师都是息息相关的。

除此之外,我的辩论导师,成都七中国际部2019届毕业生Oci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不仅仅帮助我在辩场上拿到各种奖项,他还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给我提出建议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一些见解。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奔马,易放难收。”国际部是更加考验自律以及能动力的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梦想都应该有每一个人不同的方式去实现,那么这就要求大家能够“一日三省吾身”,不停审视自己,提升自己。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说留学是很合适的,但是这不代表会有一条路可以让我们轻松地走到终点。所有的语言考试,都需要词汇量的堆积,所有的学术考试都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对考点的熟练度,这就需要我们用时间去记忆,去钻研,去总结。


出国留学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其实就是一场与时间之间的战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在这里就展现的淋漓尽致。建议学弟学妹们早做规划,积极探索自己的爱好。越早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就越早可以做出相关规划。更早的规划也就会让自己准备的更加游刃有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