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所大学可以申请几个专业

25fall的竞争已经悄悄打响,港大商学院提前批已结束,港中文的常规申请也正在陆续开放中。而没有在24fall中拿到如意offer的申请人士都已经在默默地准备材料和制定申请策略了。

但申请港校时,有一些资讯还是需要得到专业解答的。比如,港校是否能够同时申请多个专业?申请多个专业会不会有影响?

同一个学院申多个专业可行吗?

很多同学在申请时候会有顾虑,比如担心自己在同一个学院申多个专业,会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招生老师会不会认为我不“专一”、没诚意,从而不给我发offer?

其实,从各港校的网申系统看,院校并没有对申请专业的数量进行限制。所以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申请同一所院校的多个专业,甚至可以同时申请多所院校的不同专业。招生老师只需要你的条件符合他们的要求,就行了。

另外,还有同学担心如果学校发了offer,自己不交留位费怎么办?没关系,留位费一般也就给10-15天的考虑时间。如果你不交,那么学校就录下一位同学了。

也有同学担心,如果我申请了同一个学院的多个不同专业,学院几个项目商量后只给我一个offer?其实也有这种可能,比如南洋理工的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经济学和中国与全球治理,就是这样只会发一份offer。

有的学院就比较人性化一点,会发排序信询问你:“我们发现你申了多个项目,请你给我们排一下优先级”。这样的情况比如港大的法学院、港中文传播系等。

可能不少人都不了解,其实大学不同的项目之间,不仅是竞争关系,也可以是合作关系。比如某个专业招满了,招生老师也可能会建议你去某个专业申请试试看。

所以,面对竞争激烈的情况,今年尽量要多申!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金融专业的,想申港大商学院。金融、会计、BA、管理、经济、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哪个好录?

其实很难说。金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学院金字塔尖,但你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降低了录取难度:专业对口。管理看上去简单,但是因为对本科专业不限制,所以竞争者会非常多。会计、BA、经济的门槛,看上去也比金融低,但跨专业会有一点劣势。最后,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看上去是泛商,但可能人家还要求相关实习/工作经验...

不同项目的偏好点不一样,港校申请整个都呈现一种混沌态。多申可以增加一定的机会,但不同学校不同学院都有不同的偏好,申请同一个学院的不同专业,虽然让申请人有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但在准备材料、制定申请方案时候需要更加用心。


申请多个专业需要注意什么?

其实,不管申请一个还是多个专业,都要准备充分的申请材料。这些材料最好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自身的学术能力、研究潜力,以及个人品质。

如果你确定申请多个专业,就要对专业进行针对性准备,突出自己与专业的相关性和匹配度。然后,还要合理安排申请时间,确保每个专业的申请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此外,也要注意不同专业的申请截止时间和录取时间。

当然,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学术背景和职业规划进行综合考虑。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排名靠前的专业,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虽然部分港校没有限制专业申请数量,但我们还是建议谨慎选择。因为并不是申请专业越多,成功率就会越高,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院校的审核录取喜好做决定。

我们要理解申请留学,核心目标是“中靶心”。不是一昧追求申请数量的多与少,且有时候申请得太多,可能还会让院校认为学术目的不专一。因此,我们也建议大家在申请时候选择不要超过三个,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 明确核心目标

申请多个专业会显得目标不明确,大学一般会更希望看到申请者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和决心,而不是广撒网。

✅ 专业跨度的关联性

如果同时申请多个专业,那么专业之间最好有一定的关联性,跨度不能过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申请成功率,还能让自己在未来学习中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 减少资源和时间浪费

每申请一个专业就需要支付一定的申请费用,并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要是专业申请数量过多不仅会增加经济负担,还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关于港校研究生多申策略,今天杨老师就分享到这里,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在评论区留言,有问必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