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生干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的一门科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而以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定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


01

第一、个体心理现象

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个性心理特征三个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依存。

①认知(cognition)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人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叫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在需要的推动下发生的,或者说是在人的身心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下发生的。人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动机(motivation)。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同。

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emotion)。积极情绪能激发人们认识事物的热情,使人锐意进取;相反,消极情绪会使人消沉、沮丧,浇灭人们认识与创造的热情。

③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稳固且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力(intelligence)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与他人的心理活动区别开来。


02

第二、心理和行为的关系

行为是指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与心理既不同又存在紧密联系。

①外部刺激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引发行为,同一刺激可能因个体心理状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喝蜜蜜不甜”。

②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像“黑箱子”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而行为是外显且可客观测量的,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③心理学研究行为是为了是揭示支配行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而非行为本身。例如,心理学要研究不同的人在不同行为中的动机,而不是研究学生、工人、科学家等所从事的具体职业活动。


03

第三、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意识的特点

①人类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即人能觉察外部世界和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人因为有意识,所以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这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低等动物缺乏这种高级心理功能。

②意识是一个连续体,它的一端是注意,即清晰的意识;而另一端是无意识,即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梦境内容不受计划支配,清醒时某些潜移默化的举动(人际交往中的下意识偏好)。

③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在意识与无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04

第四、人的心理、行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

①人是社会的实体,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

②团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团体心理是在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形成的,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③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对个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团体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概括速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以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主。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

1.个体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智力和人格。

2.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外部刺激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引发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通过客观的方法测量外显行为,从而推断内部心理。

3.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团体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人是社会人,团体心理以个体心理为基础,而又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END


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支持和分享

点赞者好运连连,一战成硕!

公众号:psy考研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