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纠纷愈演愈烈,根据最新消息,俄罗斯当地时间8日已经开始暂停与格鲁吉亚之间的民航班机往来。虽然俄方表示,此举只是为保障俄公民安全,使其免受俄格两国紧张局势影响。但是此举还是让人不禁联想起2008年俄格战争前夕双方的紧张状态。
而令人吃惊的是,这场纠纷,最初其实肇因于格鲁吉亚一家民间电视台主播对俄总统普京的一句“国骂”。
这家电台名为“鲁斯塔维2”(Rustavi 2),在2003年“玫瑰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后更是成为格鲁吉亚国内最大的私人广播公司,且向来奉行反俄立场,并与俄格战争时期亲西方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关系密切。
上周日的节目一开场,“鲁斯塔维2”主持人加布尼亚就在将近一分钟的时间里用俄语辱骂普京,不但称其为“入侵者”,“俄罗斯人都是奴隶”,甚至还对普京过世父母使用粗俗语言。
该名主持人的举动立刻惊动了双方高层,随着局势日益紧张,格鲁吉亚政府领导层也不得不进入“止损”模式,谴责加布尼亚的言论“制造不稳定”。格鲁吉亚现任女总统萨洛梅·祖拉比什维利在其个人脸书上表示,自己“明确地谴责仇恨言论、言语攻击、侮辱与挑衅言论”,并表示“爱国主义是另一回事,你不能靠挑衅、制造不稳定与混乱来维护国家利益。”
此后,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声明,建议俄政府对格鲁吉亚采取特别经济制裁并将提议上报普京。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对于此事议会立场完全一致,目前需要等待普京做出最终决定。
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还好普京本人展现了大度,根据最新消息,普京对媒体回应称,出于对格鲁吉亚人民的尊重,他不会对格鲁吉亚实施经济制裁。对于有俄议员提出要起诉该名主持人,普京说自己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只会让这名主持人感到“十分荣幸”。
目前看来,此事很可能以普京本人的“大度”暂告一段落。但一个问题恐怕将萦绕在人们心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分家单过,但好歹当年是一家人,格鲁吉亚还出过对苏联影响至深的领导人斯大林。这样两个国家,咋闹到了今天这般水火不容的地步?
格鲁吉亚是高加索山脉一个民族,他们曾与周边民族一起,建立过强大的格鲁吉亚王国。这个王国东起里海,西至黑海,横跨整个高加索山脉。
格鲁吉亚人信基督东正教,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后,为求自保,格鲁吉亚不得不与同样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结尾盟友。但习惯了卖队友的沙皇俄国后来通过一系列操作吞并了格鲁吉亚,一直到后来加入苏联,格鲁吉亚也没逃脱俄罗斯的控制。
这段特殊的经历在俄格之间划出了极深的认知鸿沟,在很多格鲁吉亚人看来,俄罗斯是吞并其国家的侵略者,对其恨之入骨。但在俄罗斯人的眼中,格鲁吉亚在俄罗斯的庇护下才得以保存了东正教信仰,格方理应对俄感恩。
但双方的纠结故事并未就此了结,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接过苏联的权杖,统治这个世界面积最大国家,一直到1953年去世,整整29年。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对原先并不明确的各加盟国区划做了重新调整。由于斯大林本人是格鲁吉亚人,很多俄罗斯人认定在这次规划中格鲁吉亚受了不少“照顾”,周边不小较小的加盟共和国被并入格鲁吉亚,再加上高加索山脉地区民族成分繁杂。于是就在格鲁吉亚境内制造了很多存留至今的争议地区。
第一个争议地是阿布哈兹,面积8660平方公里,大小介于上海与天津之间,相当中国一个直辖市范围,其地理环境在多山的格鲁吉亚原本得天独厚。
阿布哈兹是苏联旗下格鲁吉亚的一个共和国,格鲁吉亚人占约93%,阿布哈兹人约7%,以及少数俄罗斯人等民族。苏联解体后阿布哈兹并入格鲁吉亚,这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在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却忽然把阿布哈兹提升为与格鲁吉亚平起平坐的共和国,这是后来战争的导火索,也是各方矛盾的起始点。
1991年格鲁吉亚独立,1992年,阿布哈兹的反政府武装起兵对立,到1994年这支军事力量居然控制了阿布哈兹政府和大部分领土,并且宣布独立。
阿布哈兹人成为胜利者,离不开俄罗斯人的支持,俄罗斯不但提供军事装备,还直接派遣所谓维和部队进入阿布哈兹,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比赛胜利自然属于他们。
随着格鲁吉亚大量难民离开阿布哈兹,这里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了这么多年,格鲁吉亚人在阿布哈兹已经是排位第三的少数民族,第一是阿布哈兹人,第二是俄罗斯人。
现在俄罗斯还没有正式宣布兼并阿布哈兹,但俄罗斯已经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黑海舰队也来去自由,这里与俄罗斯领土,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第二个争议地是南奥塞梯,这里原本也是格鲁吉亚下面的一个州,3900平方公里,从来没有独立建国。
在苏联解体前,这一地区奥塞梯人占66.2%,格鲁吉亚人占29.0%。虽然人口有优势,但行政级别上他们从来不是国家。
但既然有南奥塞梯,顾名思义就还有一个北奥塞梯,奥塞梯人是一个山地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山上,在上的南北两侧都有。苏联解体后,北边的奥塞梯人称为北奥塞梯,并入俄罗斯;南边的称为南奥塞梯人,计划并入格鲁吉亚。
俄罗斯人有了北奥塞梯,当然就想兼并南奥塞梯,但此举违反苏联解体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俄罗斯不能越过高加索山等。于是只能暗中支持南奥塞梯的独立运动。
1991年格鲁吉亚成立,南奥塞梯同时宣布独立成国,此后战争打了一年,在俄罗斯维和部队干预下,南奥塞梯事实上取得独立地位。
南奥塞梯的位置,以南十几公里就是斯大林的故乡,东南三十几公里就是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这个位置相比阿布哈兹来说,对格鲁吉亚威胁更大。
格鲁吉亚面对俄罗斯除了愤怒,却有心无力收复故地。美国向高加索地区抛出橄榄枝,格鲁吉亚逐渐被俄罗斯逼得亲近西方,他们成了北约的伙伴国,与美国在军事方面有了许多合作。
格鲁吉亚胆量大起来,他们决定在合适的时机发动一次战争,先收复南奥塞梯,再收复阿布哈兹。
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开幕日,格鲁吉亚就在前一天的8月7日,对南奥塞梯发动战争。俄罗斯则在奥运会开幕当日进行反击,根本没有因为奥运耽搁任何军事行动。
被格鲁吉亚寄予厚望的美军,却一个都没有出现。事实上在俄罗斯家门口,美国几乎从来没有出兵的先例。他们除了提供情报和低劣武器给格鲁吉亚,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08年的俄格战争,让格鲁吉亚的亲西方势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目前格鲁吉亚内部倾向于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进行“均衡政治”——大约是格鲁吉亚人自己也认识到,在离俄罗斯这个大国如此之近的地方,跟从俄罗斯是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吧。
然而,正是这种被迫无奈的亲近,才造就了格鲁吉亚人对俄罗斯最深的怨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壹点号昱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