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12岁成为孤儿的人,通过2次婚姻带来的资本,组建了10万雇佣军,建立了自己的公国,成为了仅次于皇帝的第二位人物。
可世间事物似乎都有规律一般,他在自己的领地独断专行,蛮横暴虐,麾下的10万雇佣军只知有他,不知有皇帝。
最终,皇帝震怒,一纸密令将他打成“叛国者”,剥夺了他所有的职务,将他的头颅悬挂在了城门。
他就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军阀——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
1.
1583年,华伦斯坦在波西米亚东北部的赫梅日采出生,也就是现在的捷克。
他的家族属于瓦尔德斯坦家族的分支,虽然在当时的波西米亚算不上什么显赫家族,但是也拥有着不少的土地和影响力,算得上是一个小贵族。
华伦斯坦的母亲也是出身于贵族家族,但不幸的是,在华伦斯坦出生没多久后,她就去世了,留下了华伦斯坦和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华伦斯坦的父亲是威廉-华伦斯坦,他当时是赫梅日采的庄园主,有着一大片土地和工人,因此,父子两人在经济方面完全没什么问题。
后来,他的父亲也去世了,留下了华伦斯坦独自一人。一夜之间,华伦斯坦由地主的儿子成为了孤儿,
当时,他刚好12岁,还没有成年,既没有办法打理庄园,也没有办法照顾自己。
于是,他被送到了舅舅海因里希-斯拉瓦塔的家里抚养,在舅舅的家里,他待了整整5年。5年后,他背着包裹,独自一人去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学习军事科学、法律等课程。
1604年,21岁的华伦斯坦从帕多瓦大学毕业。毕业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
在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服役的期间,华伦斯坦先是参与了镇压匈牙利贵族的叛乱,接着,又被派往边境,参与了与奥斯曼帝国的边境战争。
这两场战争,让华伦斯坦褪去了学生的稚嫩,浸染了士兵的刚强。“文武集一身”的气质和才能,让华伦斯坦迅速从士兵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高层的赏识。
两年后,华伦斯坦被调到摩拉维亚总督的府邸,成为了摩拉维亚总督的贴身侍从,算是一只脚正式踏进了宫廷高层的圈子。
可是,此时的华伦斯坦无论与宫廷高层的人物站的有多近,他始终还是一个侍从。这个身份让他无法真正的跻身上层社会,走进权力核心。
自古以来,跨越阶层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一种,那就是婚姻!
华伦斯坦对此也深信不疑。恰好,当时的华伦斯坦正值青春,26岁的他帅气又迷人,摩拉维亚有不少贵妇人对他垂涎已久,其中就有比他大了将近20多岁的寡妇卢克蕾提亚-妮科索娃。
卢克蕾提亚是当时摩拉维亚的顶尖贵族,她前夫去世后,她继承了前夫所有的家产,其中包括弗罗伊登塔尔在内的多处领地,可谓是既有身份又有钱。
于是,26岁的华伦斯坦选中了她,回应了她的爱意,两人也因此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是华伦斯坦的第一次婚姻!
在这次婚姻中,华伦斯坦获得了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地区的多处土地,加起来约有500平方公里。这些土地一年的收入高达7000塔勒。
他一边用这笔财富购买土地、投资银矿,一边跟着妻子卢克蕾提亚出入上层社会,结交各界名流,认识了不少处于权利核心的大人物。
五年后,大他20多岁的这位第一任妻子卢克蕾提亚离开了人世,之前卢克蕾提亚名下所有的领地和遗产,也顺理成章的被华伦斯坦继承,他也由此成为了摩拉维亚的顶尖富豪。
有了雄厚的财富支撑后,华伦斯坦便有了与宫廷的大人物谈话的资本。这位大人物就是皇帝斐迪南二世的亲信兼宫廷顾问——哈拉赫。
这也迎来了他的第二次婚姻。
1623年,40岁的华伦斯坦迎娶了哈拉赫的女儿——伊莎贝拉-哈拉赫。
当时的伊莎贝拉只有19岁,华伦斯坦比她大了21岁。而且19岁的伊莎贝拉嫁过来时,还带了不少的嫁妆,其中就有波西米亚北部的赖兴贝格等多处领地。
这又让华伦斯坦的财富膨胀了一圈,同时也让他走进了权利的核心,接触到了皇帝斐迪南二世。
当时的斐迪南二世,正为帝国财政不足和外部的起义而发愁,华伦斯坦出现后,便直接向斐迪南二世提议,由他自己掏腰包,帮斐迪南二世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雇佣军。
斐迪南二世听闻此话,心里乐开了花,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于是便当即任命华伦斯坦为帝国军队总司令,封“弗里德兰公爵”。
1625年,华伦斯坦用2次婚姻积累下来的财富,在自己的领地颁布了组建雇佣军的招募令。
一时间,来自爱尔兰、苏格兰、克罗地亚等地的职业军人,还有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民及破产的商人,全都一股脑儿的跑到了华伦斯坦的领地,加入了他组建的雇佣军当中。
初期,华伦斯坦只招募到了2.4万人左右,可到1627年的时候,他组建的这支雇佣军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成为了欧洲当时规模最大的私人军队,而华伦斯坦也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最大的军阀,地位仅次于皇帝斐迪南二世。
不过,此时的斐迪南二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欣喜,有的全是担心和猜疑,因为华伦斯坦的10万雇佣军,已经对他的皇权构成了威胁!
2.
1632年,巴伐利亚公爵联合其他几位地方诸侯,向皇帝斐迪南二世发起了弹劾,弹劾的对象正是华伦斯坦。
原因是华伦斯坦自从受命组建雇佣军后,就琢磨出了“贡献金”制度:他允许雇佣军在没有缴纳贡献金的地区可以自由掠夺。
这一制度极大的刺激了军队的士气,也让他的雇佣军越打越多、越打越多。可同时,这一制度也损害了其他诸侯的利益。
为避免华伦斯坦的雇佣军掠夺自己的地区,这些诸侯只能被迫给华伦斯坦交纳高额的贡献金,且不能断供。
久而久之,华伦斯坦和他的贡献金制度就成了诸侯们的“心病”。同样也是斐迪南二世的“心病”。
不过,与他们不同的是,斐迪南二世痛恨的是华伦斯坦的专权!
华伦斯坦自从组建了10万雇佣军后,便将自己控制的弗里德兰公国打造成了一个独立王国,不仅拥有着铸币权,还有自成一体的税收体系和外交网络,再加上通过贡献金自筹军费这些措施,已经明显的表达出了他要脱离斐迪南二世的掌控,自立王朝的意图。
这让皇帝斐迪南二世怎能容忍?
恰好,此时,又一则消息传到了斐迪南二世的耳中:华伦斯坦正在与瑞典将领阿尼姆秘密谈判,想通过停战来保存实力。
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斐迪南二世的肺管子,惹得这个皇帝震怒,他的王国正在和瑞典作战,可华伦斯坦未经他批准,就敢擅自跑去和瑞典将领和谈,这对他和他的王国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1634年,斐迪南二世在维也纳宫廷会议上签署密令:剥夺华伦斯坦的一切职务,宣布其为“叛国者”。
为防止华伦斯坦不听皇帝命令,集兵反攻,斐迪南二世还在密令上许下赦免和奖励的承诺,要求华伦斯坦旗下的帝国军官效忠于皇帝,并授权这些帝国军官“就地逮捕或处死”的权利。
在下达这条密令后,斐迪南二世仍不放心,于是又派出密使去收买华伦斯坦的卫队长和另外两名军官,要求他们刺杀华伦斯坦。
不过,此时的华伦斯坦已经察觉到了危险,为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他率领亲信部队退守到了比尔森,并且准备召集兵力等待反攻。
可这时,皇帝斐迪南二世的密令已经到了他旗下各个军官的手中,多数军官因为皇帝的承诺和赦免,选择了临阵倒戈。
无奈,华伦斯坦只能带着几名心腹和千余名卫队,被迫逃往埃格尔城堡。可是,斐迪南二世派出的密使,已经联系上了华伦斯坦的卫队长沃尔特-德弗罗,并且达成了协议。
此时,沃尔特-德弗罗就在华伦斯坦的卫队里。
1634年,华伦斯坦逃到埃格尔城堡后,痛风发作,被迫躺在床上休息。深夜,卫队长沃尔特-德弗罗突然发难,先是悄悄击杀了华伦斯坦的两名亲信,随后,他带领士兵冲入华伦斯坦所在的卧室,没等华伦斯坦惊醒,就用长戟刺穿了华伦斯坦的胸膛。
至此,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代军阀落下帷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华伦斯坦被刺杀后,刺客将他的头颅割下,送到了皇帝斐迪南二世的手中。斐迪南二世随即便命人将头颅挂在布拉格老城桥塔,这一挂就挂了整整三年。
之后,斐迪南二世没收了华伦斯坦所有的领地和家产,并将他的女儿玛丽亚-伊丽莎白软禁。
结语:
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历史上,却有着太多的人都走了相同的路!华伦斯坦、蓝玉、年羹尧等等,前者的下场似乎从来都没有给后者带来警醒,这究竟是权力带来的欲望太大?还是说注定的命运永远无法被更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