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称,研究人员7月19日说,格外友好的狗与天生患所谓“自闭症对立面”(即过分社交)的发育障碍者,存在某种基因相似性。
法新社7月19日报道称,这篇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报告明确指出,两种基因上的变化,与极其友好的狗和天生患威廉综合症的人相关。
威廉综合症患者往往特别外向、合群,富有同情心,喜欢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另外,他们也容易焦虑,或许有轻度到中度的学习障碍和智力缺陷。
这项研究成果为狗如何在数千年前就被驯化并与狼祖先分道扬镳提供了新的洞见。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动物学家莫妮克·尤德尔说:“人们曾经认为,狗在被驯化过程中形成狼所缺乏的高级社交认知。”
她说:“这项新证据显示,狗存在某种基因问题,使它们相对于狼过分寻求社交。”
研究人员研究了18条被驯化的狗和10条被捕获的灰狼,了解它们喜欢跟人交往的程度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这些狗和狼需要弄开箱盖以得到香肠,研究人员则对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向屋内的人寻求帮助进行打分。
跟狗相比,狼更倾向于自己弄清楚怎么得到香肠。狗多半却会更长久地凝视附近的人类。
尤德尔说:“真正的区别似乎在于,狗持久地凝视人类,想要寻求跟人长久接近,其程度已经超过成年动物此类行为的应有范围。”
接下来,研究人员抽取血样,看看狼和狗的基因特点如何与它们的个性相关。
研究报告称,他们发现,两种基因(GTF2I和GTF2IRD1)“似乎与狗的高度社交性有关,这是它们区别于狼并被驯化的核心要素。”
之前,这些基因在威廉综合症患者的过分社交行为上也有涉及。
这些变化在人和狗身上不一样。比如,在狗身上,这些基因区域里的独特基因插入物(称作转座子)据认为与寻求跟人类接触的强烈倾向有关。
报告称,这些转座子有的“只在驯养的狗身上发现,在狼身上完全没有”。
就人类而言,人类基因组这一区域的基因缺失据认为与威廉综合症相关。
康奈尔大学狗遗传学专家亚当·博伊科称,这项研究“相当有趣和重要”。他说:“就识别对于狼变狗发挥重要作用的遗传变体而言,这或许是有史以来的首个研究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