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带着期待落地墨尔本读管理学。四年后,带着被开除的通知和没毕业的秘密回国。大一大二挂科三次,大三重修两次未达标,签证到期时谁也不敢告诉。父母以为我在准备硕士申请,我却躲在出租屋刷招聘软件——没毕业证的我,连奶茶店全职都不敢应聘。为了掩盖真相,我决定赌一把:跳过本科,直接申请英国硕士。
回国头两个月,父母每天催我投简历。我硬着头皮编了五份实习经历,面试时侃侃而谈“小组作业的贡献,我的团队领导力”,可每次到提交学历认证时都无疾而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某外企发了采购岗offer,HR却坚持要在入职一周内提供留服认证书。我借口“毕业季认证时间比较慢”,拖了半个月后对方撤回录用。后来父母托关系塞进一家国企,档案室大姐笑着问我:“你多久提交的认证,一般来说20天就能拿到结果,是不是什么材料没有提交完全”那一刻,我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三、破局:拿硕士填本科的坑】躲在家里颓废,我把选项摊在面前:
回澳洲续签证:但开除记录会跟着我,重读三年本科至少再花60万;转学东南亚:能快速“洗白”学历,可QS200后的学校回国考公都受限;自考/函授本科:时间成本两年起,瞒不住父母查学信网;直申英国硕士:可以放弃本科直接申请硕士,保录取硕士拿到offer;鼠标光标在“英国一年制硕士”上悬停许久。凌晨四点,我翻出压箱底的雅思6分成绩单——这是唯一能在父母面前光明正大逃离现状的路径。
【四、选择硕士的逻辑】挂科退学的人最怕什么?来自父母的压力,以及时间和钱。澳洲本科挂掉的课像滚雪球,重修一次需要几千澳币。转学去其他学校?学分最多转一半,又要耗两年。但硕士不一样——英国很多专业不卡成绩,课程比澳洲简单很多。一年学费20万,比在澳洲苟延残喘更划算。拿到硕士证那天,谁还会扒我本科的烂账?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父母,让我再次前往英国继续攻读硕士课程。
【五、说服父母:一场心理拉锯战】“英国硕士就一年?怕是野鸡大学吧?”父亲把中介合同摔在茶几上。我早就备好话术:把杜伦大学说成“英国版复旦”,截图QS排名里“管理学全球前50”的标签,甚至说自己的同学基本都前往英国读硕,自己不想落后他们的理由。。
母亲劝我考公务员,我指着LinkedIn上“海归硕士起薪高30%”的数据图沉默。其实心里清楚:再不逃出这个家,入职工作查学历那天就是我的死期。
交押金那晚,我蹲在浴室删光了手机里所有聚餐、旅游的照片——从今天起,我的“人设”必须是因学业压力暴瘦20斤的奋斗者。
上个月我拿到了曼大硕士的Conditional Offer,但直到今天,父母仍以为我在澳洲“荣誉毕业”。这段经历教会我两件事:第一,学历断档的坑靠谎言填不平;第二,当你开始编一个谎,就得准备用无数个谎言来圆谎。
如果有人正在经历同样的崩溃,我的建议很残酷但真实:
此刻在希思罗机场打下这些字时,托运箱里还塞着伪造的墨尔本大学毕业证。我知道这场豪赌压上了自己的一切,但有些错一旦开始,就只剩沉没成本逼你走到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