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是华人对克赖斯特彻奇奇(Christchurch)的简称,仅次于奥克兰和惠灵顿的第三大城市,南岛最大的城市,“花园之城”,人口约37.5万,地势平坦。 基督城拥有浓厚的英国气息,艺术文化气息浓厚,设施完备。2016年11月13日发生的7.4级地震。基督城是华人比较多的地方。
一.基督城哈格雷公园(Hagley Park)
公园有蜿蜒流淌的雅芳河、四季如春的植物园和坎特伯雷博物馆。园区里还有大片大片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绿地和参天古树,甚至还拥有大量的运动场所。
这个巨大的公园不仅有网球场、英式女篮场、橄榄球场、马场和板球场、18洞的高尔夫球场,还有完善的自行车道,跑步骑车都可以感受亲近大自然的美妙。
公园三大特点:大树多可遮阴、绿地大可踩踏、碎石地可锻炼,大树下随处可见野餐的人,绿地上随处可见休憩的人,碎石地不仅随处可见跑步爱好者。
公园里的河流可以划船,这样的景象让我想起慕尼黑的英国花园:一条河贯穿花园,可以游泳。
公园里有餐馆、咖啡馆,还有很多长凳,随处可以休息,地上可以野餐。
我们去的时候恰逢公园内举行音乐会,偶遇一个年轻人想逃票从缝隙里挤进去,可惜太胖了挤不进去。
公园最大的特色还是大,我们上午去植物园和博物馆,下午去玫瑰园,黄昏再去花卉园,也没有走完,最后只好在一家西班牙餐厅吃饭,晚餐后沿着一排巨大的杨柳岸步行回酒店,晚风中杨柳依依,夕阳无限美。
最喜欢公园里的玫瑰园,开满了各种玫瑰,各种颜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芬芳馥郁。
二.基督城博物馆
博物馆就在公园旁边,我们吃过早餐就进入公园,在公园的一角看到好多人前去听音乐会,摇滚乐,大多是年轻人。
博物馆有毛利人专题展览,还有英国服装、瓷器专题展览,总体来说还是很有观赏性的。
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其民族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民族语言之文字。当时的欧洲人进入新西兰地,毛利人便如此自称。多数考古学和历史学者认为毛利民族是从库克群岛和波利尼西亚地区而来。也有学者认为毛利民族及所有南岛语族的发源地最北可以追溯到西太平洋的台湾岛,毛利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建筑与台湾阿美族很类似,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点。
基督城城区干干净净,难怪华人喜欢在此定居。
我南岛自驾游的起点和结束都是基督城,结束之后在基督城一个华人的家里住了两晚上,说实话体验感不如尼尔森和奥马鲁住的当地人的民宿。小两口是江西人,三十出头,男的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女的带两个孩子也顺便做奶粉代购之类的,他们为了孩子移民去新西兰,算是在这安居乐业了。
这张照片就是民宿对面的新西兰当地人的房子,我在入住时遇到一点困难,人家主动帮助我,特意拍下照片以此作为纪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