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阳大学亚洲排名

据英国大学评估机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的亚洲大学排名显示,中国高校持续领跑榜单,与高歌猛进的中国高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高校排名下滑。


韩国媒体报道称,根据6日公布的“2025年THE亚洲大学排名”,去年位居韩国榜首的首尔大学和第二名的延世大学排名均较去年下降。前年位列第11的首尔大学去年跌至第14位,今年再降至第15位,连续三年下滑。



THE沿用研究质量(30%)、研究环境(28%)、教育环境(24.5%)、产学合作(10%)、国际化程度(7.5%)五项指标,连续第十三年发布亚洲大学评估结果。


本次排名中中国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在整体排名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中国大陆高校与去年一样占据前十名中的五席。清华、北大连续多年稳居前两位,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上升一位分列第七、八名。


中国大陆高校的强劲表现得益于政府“双一流”建设和大规模投入。中国自2015年启动该计划,旨在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共遴选137所高校,其中42所被列为具有全球顶尖发展潜力的院校。THE首席数据科学家王力指出:“2022年前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差距不大,但到2024年差距已扩大近两倍。”



相比亚洲其他高校,韩国大学在产学合作方面得分较高,但在国际化、研究环境和教育环境等指标上表现欠佳。国际化程度依据外籍师生比例、国际联合研究占比等评定,研究环境考量学术声誉、科研经费、高质量论文数量,教育环境则评估教学声誉、师生比、博士学位授予比例等。


韩国入围前50的九所高校(首尔大、KAIST、延世大、成均馆大、浦项工大、高丽大、蔚山科技院、汉阳大、庆熙大)在产学合作项均获97分以上。该指标权重从前年的7.5%升至去年的10%,对韩高校更为有利。但在研究环境和教育环境项,韩国高校仅获40-70多分,弱于国际竞争对手。



多位大学校长呼吁需加强国家支持以提升竞争力。韩国大学教育协会会长、全北大学校长杨五峰(音)指出:“在瑞士IMD评估中韩国国家竞争力位列全球第20,但高等教育竞争力仅排第46位,亟需培育地方大学达到首尔大学水准。”副会长、汉阳大学校长李基正(音)表示:“韩国私立大学比重高,但学费冻结16年导致科研基础设施投资和优秀师资补充滞后,削弱了研究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