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败俄罗斯,最好将其肢解成多个小国”
在爱沙尼亚女总理卡拉斯这番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后,西方多国都跟着表态:“俄内部有很多不同的民族,解体成更多小国家未必是坏事。”
虽然卡拉斯说出来西方政客的心声,但他们自知短期内做不到,只能不停怂恿爱沙尼亚继续反俄,乃至如今的爱沙尼亚人甘愿自称“反俄先锋”。
爱沙尼亚为什么反俄?
个中缘由得从1600年的波兰与瑞典战争说起,这场长达29年的战争就爆发在爱沙尼亚南部和拉脱维亚北部,直接把当地人口从27万打到只剩11万。
由于战胜国是瑞典,而瑞典与俄国又不死不休,于是1700年爆发了持续21年的大北方战争,爱沙尼亚再次沦为战场,好不容易人口恢复到40多万又被打回15万。1721年沙皇实行贵族统治,爱沙尼亚人至此进入暗无天日的农奴制时期,这是爱沙尼亚人仇恨俄国人的最初原因。
1819年俄国全面废除农奴制,但爱沙尼亚依旧维持原状,使得仇恨值愈发高涨。1857年“民族觉醒”代表人雅各布森创立爱沙尼亚语大学、报纸和歌剧院后,爱沙尼亚民间独立浪潮逐渐转为激进派,经过一系列的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双方仇怨于1905年达到峰值,沙皇下令处死500名爱沙尼亚独立青年,另有数百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永世不得回家。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临时政府无暇顾及波罗的海,干脆给了爱沙尼亚自治权,结果没多久又被白军占领,德军炮火也随之接踵而至。好不容易趁着德国战败撤离赶紧宣布独立,苏俄军队又开进爱沙尼亚,双方在塔林爆发大规模热战,坚持一年后,苏俄宣布放弃所有主权要求承认爱沙尼亚独立,伤亡惨重的爱沙尼亚人对俄仇恨度再飙新高。
为了防备苏俄,爱沙尼亚拉着芬兰、波兰和拉脱维亚想成立联盟,结果只有拉脱维亚愿意共防,只能先后主动与苏联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只可惜二战刚爆发,爱沙尼亚就被德国划入“苏联势力”,而苏联则以此要挟驻军,原本爱沙尼亚以“中立”身份为由拒绝,结果陆海空全被苏军封锁,在收到一架客机被击落的最后通牒后,爱沙尼亚只能低头并入苏联。
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在爱沙尼亚实行战时管制,同时逮捕了数百名反苏人士,1941年爱沙尼亚人组建“森林兄弟”游击队,与德军接洽后为其带路,使德军短短几个月就横扫波罗的海三国,苏军在撤离前强征三万多名爱沙尼亚人加入苏军,并将1.1万爱沙尼亚游击队亲属软禁到俄罗斯。
原以为德军能给爱沙尼亚带来主权和自由,却不料德军把爱沙尼亚人当成免费劳动力,除部分青年男子自愿加入德军外,多数加入芬兰军队抵抗苏联,剩余老幼妇孺死伤达5万之多。
1944年,苏军反攻爱沙尼亚与德军激战半年,爱沙尼亚人再次遭受灭顶之灾,据战后统计,约有25%的爱沙尼亚人口在苏德两军轮番轰炸中丧生。
二战后,苏联为了尽快重建波罗的海三国,从各盟国先后调来30万新移民定居爱沙尼亚,使爱沙尼亚人口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本族人口占比从1945年的97%迅速降低到62%。
由于爱沙尼亚始终存在“森林游击队”,苏联干脆分批驱逐爱沙尼亚人到西伯利亚种土豆,游击队家庭成员则全部关入古拉格集中营。按照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统计数据,约有6万人沦为西伯利亚无偿劳动力,另有3万人被关入集中营,死亡比例超过30%。
再加上苏联实行严格的宵禁和文化管控,爱沙尼亚人形同奴隶毫无地位,连渔民在波罗的海捕鱼都得申请特别许可证,这个阶段被爱沙尼亚人视为“黑暗统治”,双方形同水火。
在此期间,爱沙尼亚游击队剩余两万多人遁入森林继续与苏军作战,据苏联解密报告显示:共有1728名苏军被杀,直至1978年最后一名“森林兄弟”队员被克格勃特工击毙,爱沙尼亚游击队才算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苏联大厦将倾时,爱沙尼亚人早已按耐不住于1991年8月20日率先宣布独立,还不惜为此演绎了一场“世纪大秀”,联合波罗的海三国200万人,手牵手在三国之间搭建一道将近700公里长的人墙,以此对苏联宣示独立决心。
而苏联在一场政变策划失败后,虽然很干脆的承认爱沙尼亚独立,但苏联时代的驻军直到1994年才以俄罗斯军队的身份全部撤离,此时的俄罗斯心里很清楚,独立后的爱沙尼亚肯定会站到敌对面。
事实也证明了爱沙尼亚的立场,独立后马上就加入欧盟、欧元区、欧经合以及北约组织,但凡对俄罗斯实行制裁,爱沙尼亚绝对第一时间站出来赞成,只要对俄罗斯有好处,爱沙尼亚百分百强烈反对。
为了彻底摆脱苏联痕迹,爱沙尼亚是第一个全面清理苏联纪念碑、博物馆等建筑的原苏联加盟国,甚至还号召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波兰、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共同清除苏联印记。
由于苏联文化的根深蒂固,爱沙尼亚不得不联合欧盟将国土划分为20个区域,逐一实行欧洲文化教育,美其名曰创建“欧洲文化之都”,宁可与芬兰文化搭边,也不愿与斯拉夫民族纠缠不清。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爱沙尼亚130多万人口,依然存在超过20%的俄罗斯族人,两族之间的相处模式十分微妙。
虽然名义上过半国民无宗教信仰,但实际最大宗教仍然是俄罗斯东正教,这就导致爱沙尼亚只能通过粗暴方式压制俄族人,禁止他们进入国会、军队、司法以及行政管理层,为了不留下把柄,爱沙尼亚是全球第一个实行互联网投票竞选制的国家,所以透明度也没有获得各方认可。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爱沙尼亚人还会甘当“反俄先锋”,尤其在总理卡拉斯说出“希望肢解俄罗斯”,而俄罗斯则作出“通缉卡拉斯”的回应后,两国都已经走入死胡同,几乎没有和解的可能性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