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据《纽约时报》4月16日报道,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牵头的“政府效率部”正在参与一项引发争议的工作——为特朗普政府新推出的“移民金卡”开发在线销售系统。这一原本被赋予“削减政府开支、提高行政效率”使命的机构,如今被爆出正转向“创收导向”,将工作重点对准了为政府设计“身份商品化”的技术通道。这一任务转变背后,是美国联邦政府在经济焦虑与债务高压之下的制度迷失,也是特朗普政治风格与金权逻辑进一步渗透政府职能的最新体现。
所谓“移民金卡”,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力推的一项超高门槛投资移民计划:缴纳500万美元,即可绕过传统流程、以更快速度获得美居留权,甚至最终入籍美国。特朗普本人在“空军一号”上展示该卡实体样本时不无炫耀地表示,这比现行绿卡“更成熟”“更高端”。而据美媒披露,马斯克旗下团队的工程师正在与国务院、国土安全部及移民局合作,开发一个专门的数字平台,以绕开现有冗长签证机制,为“高净值人群”打造一条可在两周内完成申请、面试、审查、发卡的专属通道。
而真正引发外界震惊的,并非这款“金卡”本身,而是“政府效率部”的角色转变。一个本应提高公共治理质量的政策创新平台,竟然沦为政治商业化的工程外包商。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在制度运作逻辑上的关键滑坡:从“为民服务”向“为金创收”的职能漂移,令人不禁追问,这样的“效率”,究竟是服务国家,还是服务某些资本与权力的交易需求?
从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设立“政府效率部”以来,其存在感始终不高,原意是整合政府信息系统、优化冗余支出、加强绩效评估。然而随着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并引入马斯克主导技术团队,这一部门的功能被迅速“技术化”和“商业化”。在表面打着“优化流程”的旗号下,实则成为配合推出金卡项目、助力以技术手段打通“政商变现”通道的操盘手。
值得警惕的是,相关开发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速背景审查”。换句话说,“效率部”正通过算法评估与系统定制,尝试弱化原本移民体系中的人工审核与多层审查机制,将其转化为一套服务金权的标准化、批量化流程。这不仅威胁国家安全边界,更有可能进一步模糊合法移民与高价买卡者之间的制度差异。谁来定义“世界级优秀公民”?系统由谁监管?是否存在政治捐款人、财团利益代表优先内推的灰色空间?这些问题,“效率部”显然并不打算回答。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合作模式,也为这一任务转向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特朗普以“生意人治国”著称,而马斯克则是“技术至上”与“颠覆常规”的代表人物。两者联手所构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民政策调整,而是一种将国家治理转为“数字化资产配置”的实验。500万美元买居留卡,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新产品定价”,而效率部的职责就是“构建闭环平台并推动市场投放”。
然而,移民体系不是商品供应链,居留权与国籍也不是电子门票。一个将“公共权力”与“资本溢价”打包出售的政府系统,其背后实质是对宪政价值与移民正义的系统背叛。更不容忽视的是,金卡计划本质上并未解决美国根本性财政问题,即36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与年复一年的赤字结构,远非靠几千张甚至几十万张金卡就能弥补。
事实上,专家早已指出,美国债务问题的根源在于福利支出、军费扩张与利息增长,而不是“移民不够富”。纽约白领哈里的讽刺颇具代表性:“在枪伤上贴创可贴”,就是对金卡解决财政问题逻辑的最佳注脚。即便金卡售卖极其成功,其年收入面对年赤字超万亿的财政黑洞,其实效极为有限。
这场以“创新”之名进行的功能漂移,不仅损害了移民制度的公正性,也对“政府效率部”这一机构本身的声誉构成根本打击。当政府部门以金权逻辑接管公共权力,当工程师们为“特权阶层”优化移民通道,当总统亲自化身“金卡推销员”,美国的国家形象与制度可信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遭到削弱。效率的背后若失去了价值判断,只会成为掩盖不公的借口;改革的背后若沦为交易平台,只会成为制度腐蚀的工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